7月28日,駐緬甸大使陳海在《環球時報》英文版“一帶一路”??l表題為《打造日益緊密的中緬命運共同體》的署名文章。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https://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95777.shtml)
今年6月8日,中緬兩國迎來建交70周年,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分別同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互致賀電,熱烈慶祝這一重要歷史時刻。今年對于中緬關系是具有里程碑意義。年初,習近平主席應邀對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取得歷史性成果,雙方一致同意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中緬關系邁入新時代。當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全球,中緬雙方合作抗疫,兩國元首5月下旬通話,就統籌抗疫與務實合作達成共識。目前,雙方正積極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在疫情防控和合作建設“一帶一路”及中緬經濟走廊方面均取得積極進展。
——攜手抗疫詮釋中緬命運共同體精神。中緬兩國同舟共濟、攜手抗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緬“胞波”情誼和守望相助的命運共同體精神。中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后,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等國家領導人分別致電表達慰問和支持。緬甸政府向中方援助大米,緬甸軍隊在自身醫療物資不充裕的情況下,專門派空軍飛機運送醫療物資援助中方。緬社會各界通過各種方式踴躍捐資捐物,以實際行動表達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支持。
緬甸發生疫情后,中方積極援助緬方抗疫。中國政府先后向緬提供四批援助物資,中國軍隊、企業和社會組織紛紛向緬捐贈抗疫物資,為解決緬方醫療物資短缺問題做出積極貢獻。中國政府、軍隊先后派出3批醫療專家組,為緬甸提供了包括核酸檢測設備在內的實驗室檢測設備,培訓了一大批抗疫醫護工作者,有效提升了緬甸疫情防控能力。6月8日,中國駐緬甸使館向緬方移交中國政府援助緬甸第四批抗疫醫療物資,以這種特殊方式紀念兩國建交70周年。近期,中國許多機構和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向緬提供援助。在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上,中緬兩國互幫互助、共克時艱,這是雙方繼中國2015年助緬甸應對洪災后,又一次守望相助的生動實踐,進一步深化了中緬友好情誼。
——中緬務實合作于危機中育新機。緬甸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習近平主席年初訪緬時,同緬方領導人就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進行深入探討,達成新的重要共識。疫情期間,中緬雙方克服諸多困難,推動務實合作取得扎實進展。使館同緬外交和經濟主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就落實習近平主席訪緬成果、統籌疫情防控與雙邊合作開創性地開展工作,推動中緬經濟走廊三端支撐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皎漂經濟特區深水港項目運營實體即將成立,瑞麗—木姐邊境經濟合作區地方工作組成功舉行首次對接會,仰光新城項目也有望開始“先導區”建設。
針對人員、物資往來方面存在的困難,建立了中緬“快捷通道”,目前已協調油氣、發電、基建項目在內的多批次共400余人返崗復工,為疫情形勢下中緬經濟走廊等合作扎實向前推進保駕護航。使館還協助紡織企業克服疫情影響,積極促成中國企業商會紡織分會與九元航空開通臨時貨運包機,從廣州向仰光運送企業急需原材料,有效緩解原材料短缺問題。在緬方關切的中緬邊境貿易方面,使館在統籌做好邊境地區聯防聯控基礎上,積極協調云南省通過開設“綠色通道”、增派人員、延長通關時間等方式,加快跨境貨物運輸,使緬農產品等物資順利運送到國內,保障雙方貿易暢通。
——攜手共建中緬命運共同體。今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緬甸經濟社會建設進一步推進,將于年底舉行新一屆大選,國家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我們將根據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以建交70周年為契機,以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為遵循,推動雙邊關系在新時代取得更大發展。
我們愿同緬方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共同發展,滿足兩國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們愿同緬方一道共同維護和平穩定,在尊重緬方意愿的基礎上,繼續為推進緬甸國內和平、實現民族和解發揮建設性作用。我們愿同緬方加強人文交流,辦好建交70周年和“文化旅游年”相關活動,促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民心相通。我們愿同緬方一道共同反對外來干涉,在涉及雙方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重大核心問題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推動建設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胞波感情重,江水溯源長”。我們相信,在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緬關系將迸發出強勁動力,“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建設將為兩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中緬命運共同體理念也將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