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
中國與湄公河五國山水相連,唇齒相依,是緊密的友好鄰邦和天然的合作伙伴。2021年,在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疊加的復雜背景下,中國與湄公河國家一道,齊心抗疫情,合力謀發展,為促進各國經濟復蘇和區域繁榮振興作出積極貢獻。瀾湄合作中國秘書處攜手《中國東盟報道》雜志、云南日報報業集團《湄公河》雜志社等單位共同評選出“中國參與瀾湄及湄公河次區域合作2021年度十大新聞”,展示中國參與瀾湄及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豐碩成果,彰顯瀾湄六國“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的美好情誼。
一
元首外交領航定向
開啟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
新篇章
2021年,習近平主席親力親為,通過視頻會晤、通話、互致信函等多種方式與湄公河國家領導人保持密切溝通,擘畫合作藍圖。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通倫通電話,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老友好年(1月21日);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兩次通電話(2月8日和9月24日),同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通電話(5月24日),深化兩國戰略互信、鞏固傳統友誼;向柬埔寨人民黨主席洪森致賀信,祝賀柬埔寨人民黨成立70周年(6月28日);與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舉行視頻會晤并共同出席中老鐵路通車儀式(12月3日)。
習近平主席為中國與湄公河國家友好合作領航定向,推動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不斷落地生根,結出累累碩果,造福各國人民。
二
六國高層往來密切
政治互信不斷增強
2021年9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以視頻方式舉行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第七次領導人會議并表示,中國和湄公河國家是近鄰中的近鄰,親如一家人,各國應凝聚共識,增強政治互信,拓寬合作領域,提高合作水平,共同推動次區域的可持續和包容發展。此次會議發表了《第七次領導人會議宣言》,通過了《2030戰略框架》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復蘇計劃(2021-2023)》等成果文件。2021年,李克強總理還與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撾總理潘坎、越南總理范明政、泰國總理巴育等通過視頻會晤、通電話、互致賀電等多種方式保持密切溝通。
6月8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六次外長會在重慶舉行。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強調,中方將堅決貫徹習近平主席提出的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與湄公河國家一道共同建設面向和平與繁榮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開啟瀾湄合作新的“金色5年”。此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瀾湄國家可持續發展合作的聯合聲明》《關于深化瀾湄國家地方合作的倡議》和《關于在瀾湄合作框架下深化傳統醫藥合作的聯合聲明》等共識文件。2021年,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先后訪問緬甸、越南、柬埔寨,與湄公河國家領導人和外長舉行多雙邊會晤20余次。
三
瀾湄六國攜手抗疫
衛生合作闊步前行
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復,瀾湄六國同舟共濟,共抗疫情,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唇齒相依的兄弟之情和守望相助的鄰里之義。中國向湄公河五國無償提供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等多批抗疫物資,舉辦抗疫經驗交流會,派出醫療專家組,援建核酸檢測實驗室和方艙醫院,幫助各國抗疫。截至2021年底,中國通過援助和商采等方式共向湄公河五國提供約1.9億劑疫苗。
2021年6月瀾湄合作第六次外長會期間,各國外長審議通過《在瀾湄合作框架下深化傳統醫藥合作的聯合聲明》,一致支持各國傳統醫藥參與全球疫情防控,促進次區域公共衛生發展。六國抓緊實施“本草惠瀾湄”“瀾湄健康心行動”“熱帶病防控行”等項目,支持傳統醫藥發展,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重大蟲媒傳染病防治水平。12月17日,“后疫情時代瀾湄國家傳統醫學合作論壇”在南京中醫藥大學舉行,共商傳統醫學發展方向與合作路徑。
四
中老鐵路正式通車
互聯互通縱深推進
2021年,在中國和湄公河五國共同努力下,一大批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取得重要進展,為打通交通運輸瓶頸、促進區域融合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通車,兩國元首通過視頻連線共同出席通車儀式。中老國際物流通道貨運往返班車正式開行,重慶至老撾萬象跨境公路班車直通車正式開通,進一步提升次區域互聯互通水平。南方電網同老撾國家電力公司合資成立的老撾國家輸電網公司(EDL-T)與老撾政府簽署特許經營權協議,中老兩國在輸電領域開展互利共贏合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中企承建的柬11號國家公路改擴建項目竣工交接,金邊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完成70%工程量。中緬合作緬甸曼德勒—皎漂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舉行,中國援緬甸列車車廂項目順利交付。中企承建的越南首條城市輕軌河內輕軌二號線投入運行。中泰鐵路第一施工段完工,中企承建的泰素萬納普機場新候機樓竣工。
五
經貿往來逆勢上揚
產能合作提質升級
在疫情背景下,中國與湄公河國家克服重重困難,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不斷深化經貿合作,攜手促進經濟增長。2021年,中國與湄公河國家貿易額達3980億美元,同比增長23%。中柬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的批準程序,更新《關于促進產能與投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老簽署《關于建立中老經濟走廊合作聯合委員會的諒解備忘錄》和《關于確認并共同推動產能與投資合作第三輪重點項目的協議》,將依托中老鐵路,促進中老經濟走廊建設。緬甸中央銀行宣布允許在中緬邊境地區使用人民幣和緬元直接進行邊境貿易結算,中緬畹町口岸芒滿通道正式恢復進出口貨物通關。首趟采用鐵路快速通關模式的中越班列發運,進一步提升陸海貿易新通道班列轉運效能。
六
地方合作揚帆起航
機制發展增添動力
以心相交,久鄰如親。中國地方省市與湄公河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具備良好合作基礎。瀾湄合作第六次外長會審議通過了機制框架首個關于深化地方合作的倡議,為開展六國地方政府友好交流與互利合作指明了方向,致力于打通官民并舉、惠及人民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12月,首次瀾湄合作地方政府合作論壇在廣西北海市成功舉行,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向論壇致賀信,瀾湄六國相關地方省市、友好組織、媒體代表和湄公河五國駐華使節共同參加。此次論壇發表《主席聲明》,表示將促進論壇機制化建設,吸引六國更多地方政府參與,打造面向瀾湄地區的地方政府合作新平臺。云南、廣西、浙江、江蘇、上海、貴州、重慶等中國省區市面向湄公河國家,推出“藤球中國公開賽”“瀾湄浙江果業活動周”“江蘇瀾湄日”“青年交流校地合作論壇”等豐富多彩的合作舉措,重慶市加快建設“瀾湄合作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全區域覆蓋、多主體參與、多層面互動的立體合作平臺正在逐步成型。
七
農業合作成果豐碩
農產品貿易再創新高
食為人天,農為正本。中國與湄公河國家積極開展農業經貿投資、科技交流、能力建設等多領域務實合作,為區域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動力。2021年,中國與湄公河國家農產品貿易總額約282億美元,同比增長18.6%。首屆瀾湄水果節在北京舉行,致力于促進區域水果投資和貿易,深化農業產業合作。中國農業農村部牽頭實施13個“豐收瀾湄”農業合作項目,開展水稻、天然橡膠、香蕉、動植物疫病防控等多個領域農技交流合作,為湄公河國家培訓農業官員、技術人員和學生農民逾千人次,設立“瀾湄稻漁獎學金”,編制出版《瀾湄農業合作發展報告》。中國熱科院推廣橡膠樹死皮康復綜合技術,每年可為老撾挽回近1.7億元人民幣損失。中國農科院篩選的3個大豆品種在緬甸示范基地平均畝產超過200公斤。中柬農業部門就《關于推動香蕉產業合作諒解備忘錄》達成一致。中越農業部門在廣西東興市北侖河口舉行第四次聯合增殖放流與養護活動,投入魚蝦類種苗近5600萬尾。瀾湄農業合作實現了從“生根發芽”到“茁壯成長”的階段性蛻變,共筑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瀾湄夢正逐步變為現實!
八
水資源合作乘風破浪
環境保護成效顯著
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瀾湄合作第六次外長會通過了《關于加強瀾湄國家可持續發展合作的聯合聲明》,強調六國應加強水資源、生態環境等領域合作,打造環境友好和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助力區域實現更好、更綠色和更智能的疫后重建。
水資源是瀾湄六國共同的寶貴財富。2021年12月,第二屆瀾湄水資源合作論壇以視頻方式成功舉行,六國水利部長和專家學者、有關國際組織和機構代表圍繞水資源保護、應對氣候變化、農村水利與民生改善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分享合作經驗,規劃未來合作。此次論壇發布《第二屆瀾湄水資源合作論壇北京倡議》。中方全力保障下游國家水資源供應,及時提供瀾滄江水文信息,與湄公河國家共同實施“瀾湄甘泉行動計劃”“瀾湄興水惠民行動”“典型小流域綜合治理示范”等務實合作項目,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提升各國水資源管理能力。
生態引領促合作,久久為功謀發展。六國加快實施《瀾湄環境合作戰略》和“綠色瀾湄計劃”,加強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合作和經驗共享,共促綠色和低碳轉型,攜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熬G色低碳與可持續基礎設施知識共享平臺”“促進可持續生計的生態系統管理改善試點”項目順利啟動,“柬埔寨西哈努克低碳示范區”“老撾萬象賽色塔低碳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中國科學院與柬相關部門簽署中柬環境聯合實驗室儀器捐贈協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將幫助瀾湄流域成為生態保護高地、知名的健康福地、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
九
民生合作惠及千家萬戶
堅定守護人民幸福
2021年,中國與湄公河國家加強民生領域合作,努力讓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六國民眾,努力增強各國民眾獲得感、幸福感。中國援柬埔寨國家體育場正式交接,成為象征中柬友誼的又一個重要地標;援柬埔寨鄉村供水項目二期工程啟用,有效解決農村民眾飲用水源短缺及用水衛生問題。中國政府援老撾首都萬象市中心城區點亮工程完工,成為當地市民夜間打卡目的地。中國援緬甸國家體育館維修改造項目移交,中國援緬甸曼德勒工業培訓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啟動。中越舉辦“扶貧經驗線上座談會”,助力兩國邊境省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與湄公河國家積極開展災害管理合作,舉辦“瀾湄國家加強多災種和災害鏈早期預警技術研討會”,同老撾、柬埔寨等國建立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救援合作關系,推動災害管理領域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保障各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盀戜貢恪惫婊顒釉诩砥艺?、泰國設立“瀾湄書屋”,捐贈圖書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十
人文交流亮點紛呈
民心相通基礎鞏固
中國與湄公河國家人文相通,人民友好往來源遠流長。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六國社會人文領域交流合作沒有按下“暫停鍵”,展現出令人贊嘆的瀾湄速度和瀾湄活力。
2021年正值瀾湄合作啟動5周年,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奮楫五載結碩果,繼往開來再揚帆》的署名文章,與湄公河五國駐華使節在北京共同出席慶祝瀾湄合作啟動五周年暨2021年“瀾湄周”招待會。湄公河國家外長通過發表署名文章和致賀信等方式,高度評價瀾湄合作顯著成就和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作貢獻,表示愿同中方繼續緊密合作,推進機制建設,深化務實合作,更好造福人民。六國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共同舉辦會議論壇、媒體撰文、影視展播、鄉村振興、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近60項豐富多彩的慶?;顒?。
“瀾湄旅游城市合作聯盟大會暨瀾湄市長文化旅游論壇”在重慶舉辦,共商疫后瀾湄區域文化和旅游業復蘇振興舉措?!盀戜貒覛v史文化名城對話會”聚焦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悠久傳統和發展現狀,凝聚合作共識,共謀發展前景?!巴嬕唤苍挒戜厍椤薄?021瀾湄萬里行中外媒體大型采訪活動在青海、西藏兩省區舉行,展現瀾滄江上游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成就,促進流域國家文化交流交融?!?021瀾湄合作國際海報設計大賽”順利舉行,吸引各國優秀設計師爭相參賽?!?021年瀾湄電視周”在云南昆明舉辦,展播六國優秀廣播電視作品,大力弘揚“平等相待、真誠互助、親如一家”的瀾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