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4月11日電 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中山大學共同主辦的“深化瀾湄合作研討會”日前在廣州召開,來自瀾湄六國的四十余位學者和嘉賓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會。
此次研討會是慶祝瀾湄合作啟動六周年的活動之一,旨在深入研討瀾湄六國建設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的推進方式,積極探索瀾湄合作的建設路徑。
“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睆V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錢紅潔表示,瀾湄合作在過去短短幾年間蓬勃發展,成為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次區域合作機制,為各國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此次研討會為瀾湄各方地方政府和學術界提供了良好交往平臺,將深化廣東與湄公河國家的友好交流和務實合作。
錢紅潔說,廣東與湄公河國家地緣相近,人文相親,各領域交流合作基礎深厚。廣東與湄公河國家有緊密的經貿關系。2021年廣東與湄公河國家外貿進出口額占中國與湄公河國家進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居全國第一。廣東與湄公河國家有成熟的合作機制平臺。廣東與湄公河國家建立了4對省級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5對市級友好城市,4個湄公河國家在廣州設有總領館,廣東還與泰國、越南定期舉辦機制性合作會議,打造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合作平臺。廣東愿與湄公河國家增進相互了解、加強交流,讓珠江水為瀾湄合作注入新活力,為助力建設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做出地方貢獻。
中山大學副校長李善民說,此次研討會將進一步推動瀾湄各國高校、科研機構間的交流合作。中山大學已與包括湄公河五國在內的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00所院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設立了專門面向東盟十國包括湄公河五國的“中山大學‘一帶一路’獎學金”,并組建了校級智庫和跨學科科研平臺——“一帶一路”研究院,加強與東南亞國家,包括湄公河五國之間的科研合作與交流。
廣東省的友好省代表,老撾萬象市外事廳副廳長威薩麥·帕薩樂蘇表示,瀾湄合作以瀾湄地區社會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實現了瀾湄六國間的互利共贏。越南駐廣州總領館總領事武越英表示,瀾湄合作機制成立和發展六年來,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在貿易、工業、農業、旅游、水資源管理、環境、衛生、文化等領域實施了500多個合作項目。他建議更多地方政府政府和機構參與機制合作,進一步推進區域互聯互通。
據了解,本次研討會設有三個分論壇,就“中國和湄公河五國國際交往與經貿合作研究”“中國和湄公河五國旅游合作研究”“瀾湄六國熱帶醫學與生物安全高峰論壇”等議題展開交流與分享。